
空氣能熱泵的制熱量與能將比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很大,溫度越低,相應的數值也越低。如在環境溫度20℃時制熱量17.2kW(冷熱水溫差40度),到了環境溫度5℃時制熱量降為11.23kW(冷熱水溫差51度),比20℃的數值降低了1/3左右;到了環境溫度-5℃時制熱量降為5.75kW(冷熱水溫差51度),比20℃的數值降低了2/3左右。據相關數據表示,就算采用優化電機性能曲線、補氣增焓、變頻等改善壓縮機的手段,空氣能熱泵機組冬季的制熱量與工況相比,還是相差很大,且溫度越低,制熱量越少
另外,環境溫度越低,自來水溫度也越低,而冬季熱水使用量卻比其他三個季節都要大得多。如按滿足冬季極端情況下-5℃時的熱水負荷、空氣能熱泵熱水系統24小時連續工作來設計,那么,在春秋季節熱泵機組工作時間往往還不到6個小時,而每天熱水供應量與熱泵機組的配置比需要達到1噸水配置2匹高能效熱泵機組。根據工程經驗、市場競爭和投資收益期等因素,目前國內95%以上的熱水工程都達不到這個要求
而且,-5℃時的熱水供應得到保證,但遇到氣溫更低或者熱水用量超量時,1噸水配置2匹高能效熱泵機組的配置還是不能滿足需求。那么,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這矛盾呢?或許可從工程設計思路中找答案
集中熱水工程設計有兩種方法:一種是冬季極限負荷法,要求設計的熱水系統能夠保證冬季極端氣候狀況下的熱水負荷需要。另一種是冬季平均負荷法,要求設計的熱水系統能夠保證冬季平均氣候條件下的熱水負荷需要,在無法保證熱水負荷的低溫氣候下,該熱水系統通過配備其他熱源的方法保證需求。很顯然,一般情況下,冬季極限負荷法設計的系統要比冬季平均負荷法的熱泵選型要大,成本要高,節能效果也會好一些
無論怎樣設計,熱源供熱量要能夠保證熱水的需求。如果系統制熱量不足,就沒經濟價值可言了。
下一篇:你知道空氣能熱水器怎么去排空嗎?